您的位置: 首页 » 法律资料网 » 法律法规 »

三亚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三亚市招标投标活动不良行为惩戒办法的通知

时间:2024-06-26 09:19:56 来源: 法律资料网 作者:法律资料网 阅读:8105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三亚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三亚市招标投标活动不良行为惩戒办法的通知

海南省三亚市人民政府


三亚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三亚市招标投标活动不良行为惩戒办法的通知





各镇人民政府,各区管委会,市政府直属各单位:


  《三亚市招标投标活动不良行为惩戒办法》已经五届市政府第67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二○一一年十月十九日



三亚市招标投标活动不良行为惩戒办法




  第一条 为规范招标投标活动参与各方的行为,强化对招标投标项目的监督管理,营造诚实守信的市场环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和《招标投标违法行为记录公告暂行办法》(发改法规[2008]1531号)等法律法规、规章,结合三亚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在本市区域内,凡从事招标投标活动的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 市发展改革部门以及市各行业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业招标投标活动中不良行为的记录、公示和处理。

  第四条 招标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列入不良行为记录,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一)对应当进行招标的项目不进行招标、虚假招标或者肢解项目规避招标的;

  (二)与投标人串通投标的;

  (三)泄露依法不得透露的有关资料、信息的;

  (四)在招投标活动中,索贿、受贿或者接受其他好处的;

  (五)明知投标人有违法违规行为,仍确定其为中标人的;

  (六)其他法律法规禁止的行为。

  招标人为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的,对相关责任人还应按照《三亚市领导干部问责办法》及实施细则予以严厉问责,构成违纪的,由纪检监察机关立案查处。

  第五条 投标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列入不良行为记录,并处其在6个月至36个月内不得参与三亚市国有投资项目的招标投标活动:


  (一)以受让、借用、涂改、盗用、伪造资质证书、图章、签名以及其他弄虚作假的方式参与投标的;

  (二)投标人相互串通投标或者与招标人串通投标的;

  (三)行贿、索贿、受贿或者接受其他好处的;

  (四)将中标项目进行转包或者违法分包的;

  (五)无故放弃中标的;

  (六)不履行投标文件承诺的;

  (七)其他法律、法规禁止的行为。

  对有第(一)、(二)、(三)款行为的投标人,禁止其36个月内参与三亚市国有投资项目的招标投标活动;对有第(四)款行为的投标人,禁止其24个月内参与三亚市国有投资项目的招标投标活动;对有第(五)款行为的投标人,禁止其12个月内参与三亚市国有投资项目的招标投标活动;对有第(六)款行为的投标人,视情节轻重,禁止其6—36个月内参与三亚市国有投资项目的招标投标活动。

  第六条 招标代理机构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列入不良行为记录,并处其在6个月至36个月内不得参与三亚市国有投资项目的招标代理活动:

  (一)代理不具备招标条件项目的;

  (二)与招标人、投标人或者评标专家串通的;

  (三)在招标中弄虚作假的;

  (四)泄露依法不得透露的有关资料、信息的;

  (五)允许他人以自己的名义承接招标代理业务或者转让招标代理业务的;

  (六)有行贿、索贿、受贿行为的;

  (七)采用不正当竞争手段获取招标代理业务的;

  (八)编制的招标文件、招标控制价(拦标价)严重失实的;

  (九)在同一项目中同时为招标人、投标人或者不同投标人提供咨询服务的;

  (十)对招标投标监督部门依法责令改正的招标文件内容拒不改正的;

  (十一)与其代理招标项目的投标人有隶属关系或者其他利害关系不回避的;

  (十二)其他法律、法规禁止的行为。

  对有第(一)至(六)款行为的投标人,禁止其36个月内参与三亚市国有投资项目的招标投标活动;对有第(七)、(八)款行为的投标人,禁止其24个月内参与三亚市国有投资项目的招标投标活动;对有第(九)、(十)款行为的投标人,禁止其12个月内参与三亚市国有投资项目的招标投标活动;对有第(十一)款行为的投标人,禁止其6个月内参与三亚市国有投资项目的招标投标活动。

  第七条 评标专家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列入不良行为记录:

  (一)无正当理由不参加评标活动的;

  (二)与自己有利害关系而不主动申请回避的;

  (三)不认真履行职责和义务,迟到早退、擅离职守的;

  (四)同投标人、利害关系人或者评标专家之间互相串通,违背公平、公正原则,影响和干预评标结果的;

  (五)违规收受招标人、投标人或者其他利害关系人财物及其他好处的;

  (六)评标过程中徇私舞弊、弄虚作假、谋取私利或者玩忽职守的;

  (七)对评标过程中发现的违法违规行为或者不正当现象不向监督管理部门报名的;

  (八)违反规定向外透露有关评标情况及相关信息的;

  (九)受到刑事处罚的;

  (十)其他法律、法规禁止的行为。

  对有第(一)、(二)、(三)款行为的,由市发展改革部门给予警告;对有第(四)至第(九)款行为,予以解聘;构成犯罪的  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八条 市各行业行政主管部门对本行业招标投标活动不良行为信息进行登记、核实、归集,并于15个工作日内形成书面报告报市发展改革部门,市发展改革部门在收到报告后10个工作日内,计入不良行为记录,并在三亚市人民政府政务服务中心网予以公布。

  第九条 招标人在发布招标公告、制定资格审查文件和招标文件中,可以对有不良行为记录的单位或者个人做出禁止性的规定。
 
  国有投资项目的招标人,在招标活动中,应当查询三亚市人民政府政务服务中心网等信息查询系统,禁止有不良行为记录的单位和个人参与招标投标活动。

  第十条 参与国有投资项目招标投标活动的各方主体存在违法违规行为的,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权利和义务向市纪检监察机关和各行业行政监督部门举报。

  第十一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第十二条 本办法由三亚市人民政府负责解释。

律师行业的复制与创新

河南颖滨律师事务所 郭力律师


每天早晨到滨河公园去学太级拳,脑际间经常闪烁出"复制"两字.平时在企业界盛行的管理与创新的复制,为什么不能运用到自己所从事的律师行业呢?
闻名遐迩的美国麦当劳、肯德基,在全球各地不断复制自己的管理与经营模式,不断发展状大,越来城多的中国青少年喜欢起这类所谓的"垃圾食品"。为什么他们能不断占领世界市场,为什么他们能干一个发一个,干一个成功一个,这就是复制的奥妙与魅力。就是因为他们能把自己先进的理念和管理方式成功的进行复制的效果,而且能把核心的配方进行保密的应用。
律师行业也不例外,他即有自身的生存规律,更有发展状大的诀窍。关健是如何掌握与把握规律与规则。规律是什么?从哲学的角度来说,规律就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规则则是人们规定出来供大家共同遵守的制度或章程。许多知名的律师事务所,为什么能不断发展状大,甚至不断开办分所,甚至把业务拓展到国外,就是因为他们能够掌握与把握规律与规则,能够成功地进行复制与创新。我在企业工作的十年中,经常因为管理而烦闷,苦于管理没经验。于是受公司的委派经常到全国各地的先进的同行业、甚至先进的其它行业去学习、参观、考察。记忆深刻地如山东的潍坊经验、河南的许继模式等。回来后撰写考察报告,总结别人经验体会,联系到自己单位的实际情况,提出对本公司的改革意见,结果效果不错,管理能力大大提升。我想这不正是复制与创新吗?就是把别的企业的先进的管理方式成功地进行复制,同时结合本单位的实际,进行合理的创新应用。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改进、在学习中提高,从而达到自身管理的升华。我们的律师事务所以及我们每一名律师同样也要从中得到启发。我们为什么不能抽出时间,走出去向全国优秀的律师事务所学习,向全国、全省知名律师学习呢?优秀的律师事务所有其自身先进的管理方式,优秀律师有其自身的个人工作风格与闪光点。如果律师本人有能力走出去学习更好,特别是实习律师或执业三年以下的律师,能够在有组织的到优秀律师事务所学习,做优秀律师的助手,那么对自己今后的执业将起到迅速入路、迅速提高的作用。这一点,司法行政机关、律师协会、律师事务所将起到重要角色。一方面,可以通过有计划的组织外出考察或双向交流进行学习;另一方面,可以利用律师的每年的业务培训,制作选择外地优秀律师事务所、优秀律师的成功经验的录象,组织观看。组织座谈交流。这就是律师行业的复制。律师事务所及律师再结合各自的实际情况,制定出符合自己的管理与执业方式,这就是律师的创新。复制与创新是相辅相成的。没有复制的创新是比较艰苦的,需要付出较在的代价的。没有创新的复制,是不能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的。人常说的"站在巨人肩膀上去工作生活"就是复制的含义.巨人的经验我们通过复制,可以少走或者不走弯路,可以很快走向光明,走向成功.
同时,我认为律师行业的复制与创新也不能局限在律师行业。我们可以把工业企业、商业企业、行政事业单位乃至各行各业的工作方式、管理模式创新性地复制到律师行业中去,相信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的。如把工业、商业的营销模式应用到律师事务的及律师的推介宣传活动中去;把为人处事的诚信经营复制为诚信执业等。这些都是大家已经认可的复制与创新。实际上,能够复制与创新的地方许许多多,这要看每个律师的悟性和生活态度。只要你善于付出精力,你就能进行大量的复制与创新,你也就能很快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业务水平也将得到大大提高。最终享受到律师行业与其它行业复制与创新的异曲同工之妙的!
愿全国的律师同仁能同我一道不断交流经验,总结执业中的得失,进行互相复制与创新,在复制中创新自己,在创新中让别人复制。

关于锅炉压力容器制造工厂安全监察暂行规定

北京市政府


关于锅炉压力容器制造工厂安全监察暂行规定
市政府


第一条 各专业或非专业的制造锅炉、压力容器的工厂(以下简称制造工厂)必须严格执行国务院发布的《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暂行条例》和本规定。
第二条 制造工厂必须具备下列条件:
一、具有与所申请制造的锅炉、压力容器的级别、类别相适应的技术力量、工装设备和检验手段。
二、具有较健全的锅炉、压力容器制造质量体系和全面质量管理制度。
三、能严格执行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规程、规定和有关专业设计制造规范、标准及设计图样要求。
第三条 具备制造蒸汽锅炉和三类压力容器条件的制造工厂,须向本单位市级主管部门和市劳动局提出书面申请,报经劳动人事部批准发给制造许可证后,方许制造;制造其他锅炉和压力容器的,经市劳动局批准发给制造许可证后,方许制造。
第四条 制造工厂厂长应负责组织和领导全厂质量工作,对本厂生产的锅炉、压力容器的质量负完全责任。工厂必须建立质量责任制,规定从职能科室、车间到生产班组每个部门、每个岗位对产品质量应负的质量责任,以及保证质量的管理工作和标准。
第五条 一切锅炉、压力容器的图纸(包括用户提供的图纸,必须符合现行有关安全监察规程的规定。蒸汽锅炉、三类压力容器的总图上必须有劳动部门审查批准或备案的标记,否则不得投产制造。
第六条 用于制造蒸汽锅炉、三类压力容器的金属材料必须实行入厂复验制度。不合格的材料需与合格的材料隔离保管。材料要有明显标记。锅炉、压力容器主要受压元件必须有原材料的标记。各工厂必须规定标记转移的具体办法,认真执行。代用材料必须有代用手续,回用材料和回
用元件必须有回用手续。
第七条 制造工厂必须按照有关规定和生产实际情况编制焊接工艺评定和按产品的焊接工艺并严格执行。对焊工要严格按照《锅炉、压力容器焊工考试规则》培训、考试,必须取得市劳动局发给的合格证后方可焊接锅炉和压力容器的受压元件。
第八条 锅炉、压力容器的主要受压元件应实行检验卡制度。检验卡按工序转移,内容应包括图纸要求、检验结果、操作者、检验者签字、日期。不合格的或项目写不全的不得转移,下道工序有权拒收。制造工厂应把检验卡作为设备原始资料,保存七年至十年或移交用户保管。
第九条 对无损探伤人员应进行培训、考试。对合格者由市劳动局发给合格证(注明级别、工作范围)。二级以上探伤人员才能签发检验报告。探伤数量及缺陷评定须符合国家有关标准。
第十条 制造许可证有效期为四年,期满后或扩大、改变制造级别、类别时都需要申请换证。制造工厂领证、换证均须缴纳费用。
第十一条 市劳动局授权市锅炉压力容器检验所对制造工厂实行出厂监督检查制度;实行出厂监督检查制度后,如因制造产品的质量不好发生的事故,除检验所负监督检查责任外,并不免除制造单位对产品质量应负的责任。锅炉、压力容器等产品的质量监督办法,由市劳动局根据有关
规定拟定执行。
第十二条 由于质量低劣,造成锅炉、压力容器发生重大事故和爆炸事故的,或未经劳动部门批准,擅自不执行国家有关规程造成产品质量不合格的,劳动部门可区别情况予以通报批评、降低制造级别、类别,直至吊销其制造许可证。
第十三条 本暂行规定经北京市人民政府批准后执行。



1982年8月1日